这篇被多家司法微信平台刊载的视察手记,究竟写了什么

栏目:事务所新闻 发布时间:2018-11-25
分享到:

近期,我所首席合伙人许永东律师作为福建省政协委员,受省高院邀请,到厦门、泉州等地视察了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微信图片_20181124162922_副本.jpg

首排右一为省政协委员许永东


此次视察,许律师感受颇深,第一时间撰文分享。文章先后由厦门中院福建高院泉州中院以及福建省律协等微信载。


厦门中院_副本_副本.jpg

厦门中院微信公众号发表


福建高院_副本_副本.jpg

福建省高院微信公众号发表


泉州中院_副本_副本.jpg

泉州中院微信公众号转发


省律协_副本.jpg

福建省律协微信公众号转发


一起看看他所见所感的福建法院是什么样的。

微信图片_20181124163531_副本.jpg

近日,我作为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随福建省法院组织的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团赴泉州厦门实地考察了全省法院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作为法律从业者,特别是曾经有近10年的法院工作经历,让我一直关注法院工作和司法改革的进展。这次我们实地走访了四个基层法院、两个中级法院,我发现法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远远超越了我们所理解的法院办公自动化、审判信息化、大数据分析等,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互联网+的智慧法院蓝本。不仅于此,原来让群众感觉威严有距离的法院也越来越有亲和力。


而这一切的变化,又是围绕着司法为民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理念而贯彻执行的。

泉州法院
电子文档中心为智慧法院加速
.....


在石狮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林明容院长向我们介绍了设在诉讼服务中心内的材料收转中心,当事人的所有材料均由收转中心统一收转,并由收转中心统一转化为电子文档。法官不直接接收当事人和律师的材料。看到这个收转中心,我的第一印象认为这只是法院隔离法官和当事人的具体措施。到了泉州中院设立的电子文档中心后才发现,材料收转中心包含着泉州中院更大的“野心”。电子文档中心的墙上有这样几句话:以电子文档的完整性多样性为目标,以辅助事务的集约化智能化为机制,编制综合改革新配套,锻造智慧法院新引擎。

据了解,这是全国法院的第一家电子文档中心。电子文档中心的任务不仅仅是把纸质材料转化为电子文档,转化为电子文档后,不仅仅法官采用电子文档阅卷,律师只要获取一个二维码就能够在网上阅卷。更为重要的是,卷宗完成电子扫描后,通过分类识别自动生成案由,还可以自动生成《受理案件通知书》、《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通知书》、《开庭传票》等一系列程序性的文件。并且,从生成这些文件到打印加盖电子签章的正式文书出来仅需几秒钟。这些文件制作出来后,由电子文档中心进行统一的电子推送送达和邮寄送达。同时泉州中院对全市实行了网格化送达管理,各个社区均设有网格协助送达员。电子文档中心还集中办理法院所有的民事行政案件裁判文书的送达,并对全市法院的委托送达工作实施动态管理。

泉州各级法院还安装了类似快递自助收件箱的法院材料流转终端,当事人可以在24小时内何时间通过收到的短信密码开启收件箱收发给法院的材料。困绕全国法院的送达难问题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的化解。


思明法院

法庭义工让法院增添一抹亮色


在厦门的思明法院,一进入诉讼服务中心,最显眼的是穿红马甲的法庭义工。法庭义工和法槌一样,都是思明区法院在全国的首创。2013年9月5日,法庭义工诞生于思明法院的莲前人民法庭。目前已被推广到全市法院。法庭义工所提供的服务并不涉及审判工作,所以他们不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底蕴,每一个人都能参与。他们的工作是引导当事人立案,协助困难和行动不便的当事人,给他们端茶倒水,安抚情绪激动的当事人。


法庭义工有家庭主妇、在校学生、退休人员,自由职业者、还有公务员。据说原厦门思明区纪委书记、现厦门海事法院纪检组长陈建南就是一位资深义工。他们不拿一分钱报酬,在司法服务过程中扮演平民化的角色,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工作,让普通民众感受到司法的亲和力。它是司法为民、司法便民的有益补充。法庭义工成为厦门法院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中心

社会力量参与司法工作的厦门样本


视察团的省人大代表苏国强是厦门鹭江公证处的主任,也是思明法院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中心的发起人。2016年11月,思明区法院与厦门市鹭江公证处创立了全国首个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中心,引入公证力量多方位参与协助法院工作,实现了法院在调解、送达、调查取证、保全执行、集约查控五大工作领域的全面提质增效。这一做法得到中央政法委的肯定,称之为“厦门样本”,最高人民法院与司法部联合发文向全国12个省市试点推广。


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机制,让法官逐渐从繁冗的事务性工作中脱身,专注于开庭、合议、裁判等审判核心事务,推动了审判工作提速增效。据统计,自推行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机制以来,思明区法院司法送达月均完成率提升20%,案件调查周期缩短65%,保全执行查控周期缩短50%,推动案件审理进度进一步加速。


七星法治文化街区

让民众在生活中感受法律文化


在考察安排表上,有一个项目是参观七星法治文化街区。去之前代表和委员们还在讨论视察法院现代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什么要参观社区。到了后才知道,七星路就是厦门中院西侧的一条几百米长的两个车道的不太宽的道路,我之前也曾多次走过这条不起眼的小路,留下的印象是绿荫和整洁,却并没有太多的记忆。


(参观七星法治文化街区)


再次来到这里,却发现这里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厦门中院的围墙已经不见了,街区入口是一组法官集体宪法宣誓的铜雕,在红花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几百米长的街区以一百根柱子、一百块铜版、一百条格言架起法治街区的围栏,展示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意义的法治文化内容,营造出浓厚的法律氛围。当代书法名家题写的法治格言铜版和体现中国法治重要思想、典章制度、历史人物的雕刻铜版镶嵌在围栏中间,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法治文化。还有世界五大法系、中国审判文化以及《甘棠遗爱》《执法如山》《六尺巷》等脍炙人口的法律故事创作的石雕墙让坚硬的石头开口说话,告诉人们遵法守法、诚信为本、和谐友爱的道德伦理。



七星路的北段是一个法治主题的街心公园,通过雕塑、景观、绿植、器物的有机结合,分别展示和阐释“全面依法治国”理念。其中雕塑部分由《法治之门》《法治之路》《法治之魂》《特区立法》《规》《释》《法影随形》等雕塑组成,形成一个具有很强感染力、冲击力、表现力、创新力的雕塑集群。公园的对面是一所中学,旁边是一个高档的社区,老人带着孩子正徜徉在绿植和雕塑中。



随行的厦门中院洪志坚巡视员告诉我们,这是厦门中院提出创意,向全国征求法治格言和设计方案,由思明区政府出资建设的全国第一家法治主题街区。这个街区的建成,原本在高墙大院内的法院走出神秘和威严,走到了百姓中间。散步的老人、蹒跚的孩童、嬉戏的学生和匆匆而过的行人在这个法治氛围浓郁的街区里感受的不仅仅是更加优美的环境,还有厦门法院人这种为法律文化的传播和法治精神渗透的润物细无声的风范。视察团的全体代表和委员为厦门中院点赞。


三天的行程,让考察团的委员和代表们切身感受到全省法院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从诉讼服务中心、执行服务中心到阳光庭审、远程审判,从网上立案到跨域立案,从支付宝缴费到自动退费,从温馨的多元化纠纷调解室到圆桌式的家事审判法庭,从律师服务平台建设到指尖微法院运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福建法院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推动福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扎实脚步,更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来源:福建高院